Monday, June 15, 2009

台灣:大馬華人出頭天

(台灣)馬來西亞華人近年揚威台灣,在不同領域脫穎而出,蔚為文化與社會現象。最近震動台灣歌壇的選秀歌手符瓊音是逢甲大學中文系的大馬學生,她以天籟的歌聲贏得選秀大賽,推出首張專輯,成為人氣歌手。另一位高科技奇才潘健成,率先研發出USB隨身碟(香港稱手指,大陸稱U盤),全球市場佔有率超過30%,是世界第一。他們是大馬和台灣的驕傲,也成為台灣軟實力的一環。

最近在台灣樂壇,有一名新人備受矚目,她在第2屆《超級偶像》比賽中,以如天籟般的歌聲,勇奪第2名,被稱為歌壇的“粉紅坦克”,並於最近推出首張專輯《粉紅點唱機》。她其實是在台灣逢甲大學中文系就讀的馬來西亞華人,是數十年來大批“台灣圓夢”的大馬華人之一。

率先研發出USB單晶片隨身碟(U盤,香港俗稱“手指”)的台灣群聯電子董事長潘健成;近年蜚聲國際的台灣表演團體“優人神鼓”的藝術指導黃誌群;屢奪國際大獎的台灣電影導演蔡明亮。他們都是讓台灣在國際上發光的人,但很多人也許不知道,他們還有一個共通點——都是來自台灣受高等教育的馬來西亞華人。

近50年來,超過4萬名大馬華裔學生到台灣深造,而部份更選擇留在台灣發展,包括作家李永平、陳大為、鍾怡雯、黃錦樹、醫生作家歐陽林、出版界名人沈雲驄等,實現他們的“台灣夢”,為自己的事業與人生添上美麗的色彩,也為台灣增添各領域的人才,豐富了台灣的社會面貌,更為台灣及全球華人增光。

最近較為引人注目的大馬華人實現“台灣夢”例子,是今年初的第2屆《超級偶像》比賽,符瓊音雖然只獲亞軍,輸了給以舞蹈取勝、同是來自大馬的艾成,但符瓊音的音色及歌唱實力,使她被譽為“一代歌姬”,她的新專輯重唱12首華、台、英語經典歌曲,充份展現她在大馬多元文化環境下成長的優勢。

大馬華裔學生在台灣,有著其他地方僑生所沒有的優勢,包括他們懂華語(國語、普通話),在台灣不會有語言隔閡,同時,由於大馬有相當多的華人祖籍福建,在講台語的台灣社會也如魚得水,甚至比在台灣的外省人更容易融合。

中華民國政府於1949年撤退到台灣後,積極經營海外華人華僑關係,久而久之,行之多年的僑教政策已經成為台灣重要的軟實力。台灣當局為爭取海外華人支持,數十年來積極吸引海外華人學生(僑生),提供獎學金與各種補助,並通融允許打工,使台灣成為海外華人重要的升學地方。60年來,台灣培養了超過15萬僑生。留台生學成回居住地自然心也較向著台灣,成為台灣推展國民外交、宣揚中華文化的尖兵;台商要在當地投資,留台生首先是拔擢對象。

長期以來,受限於很多東南亞國家的種族政策,當地華裔學生的升學管道受到極大壓縮,家境好一點的會去歐美留學,環境欠佳者只好退而求其次,選擇台灣或中國大陸,但若論文化多元與社會活力,台灣仍勝過大陸。

僑生不少來自東南亞,雖然台灣與東南亞各國沒有邦交,但台商在當地經營企業沒有困難,就是因為有留台生幫忙,例如在大馬開工廠,留台畢業生資源便是絕佳助力。

“台馬族”獲平等待遇

此外,由於大馬政府在許多領域實施土著優先的政策,限制了華人的發展空間,而在台灣,不管是就業或創業,都能享受平等待遇,沒有任何歧視,生命力獲得喚發,部份更“落戶台灣”,形成“台馬族”,與台灣連結成“生命共同體”。

僑生學成後留在台灣的門檻很高,台灣政府原則上並不鼓勵僑生留在台灣發展,但根據“就業服務法”規定,僑生若從事專門性與技術性工作,平均月薪在台幣4萬7971元以上(約1600美元,馬幣5122令吉),且由僱主出具證明,即可在學成後留台就業。這個規定相當嚴苛,連台灣本地碩博士學歷的起薪都達不到這樣的標準,除非“貴人”相助,潘健成就常扮演“貴人”,開出證明文件給願意留在台灣的僑生。

儘管由於台灣當局不鼓勵僑生畢業後留在台灣,大部份大馬留台生都會在畢業後返馬,但基於種種原因而留下來的,仍大有人在,包括與台灣配偶結婚、台灣的文憑不受大馬官方承認、嚮往台灣的自由環境、賺取台灣比大馬高的薪酬、看好台灣比較大的發展空間等。

在文化領域,台灣深厚的底蘊與自由的氛圍,在不少大馬華人學生眼中,顯然是一個天堂。其中在文學領域,歷年來的留台大馬學生,從60年代的李永平,70年代的張貴興,到八九十年代的黃錦樹、陳大為、鍾怡雯等,屢奪台灣各大文學獎,使“馬華文學”備受矚目。而這群傑出作家,部份(如李永平)雖然後來也赴美繼續深造,讀碩、博士學位,但最終還是選擇留在台灣,繼續創作與教學。

文學之外,台灣的電影與表演藝術也都吸引有志於此的大馬華裔學生。70年代到台灣的中國文化大學影劇系就讀的大馬學生蔡明亮,就在寶島實現他的電影夢,更屢奪國際大獎而成為世界級導演。近年在國際嶄露頭角的台灣“優人神鼓”劇團,藝術指導是來自大馬的黃誌群。黃從小在大馬的怡保習武,17歲來台進入體育學院就讀,畢業後曾加入台北民族舞團及雲門舞集,1993年加入優人神鼓,並與這個劇團的藝術總監劉若瑀結婚,成為台灣女婿,共同發揚鼓藝。

在科技和企業界,和潘健成一同創業的群聯總經理歐陽志光也是大馬留台生,創業的5人團隊中還有一名澳門僑生。其實,長期以來,相當多的大馬留台醫學系及資訊科技科系畢業生,都選擇留在台灣發展。

潘健成坦承,他就是因為在台灣發展,才有今日的成績。台灣不僅讓潘健成獲得學問,工研院創業育成中心更提供他創業的協助。潘健成月前回馬巡迴演講,大馬華人都為能夠出了一名世界級科技企業家而感到自豪,但媒體上有不少評論即感慨,為何這樣的一名人才要在異鄉才能發揮所長,如果留在大馬,他會有如此成就嗎?

大馬學生留學台灣的歷史超過50年,累積的人數已達4萬人以上,最高峰時一年曾有1000人以上的記錄,目前每年仍約有700名大馬華裔學生到台灣留學。目前就讀台大外文所碩士班的大馬學生吳子文形容,旅台生是一支規模不大、但源遠流長的大馬“特種部隊”。

科系多元誘因大

台灣僑委會副委員長任弘指出,大馬留台校友組織健全,已經相當制度化,他們像是僑委會在大馬的分部,平日主動替台灣宣傳,並號召學生赴台就讀,例如“馬來西亞留台校友會聯合總會”(留台聯總)等組織每年定期會在全馬各地舉行招生活動,效果顯著,至目前為止,大馬留台學生人數仍遙遙領先其他國家。台灣經濟富裕,但物價不高,與其他國家相比,學費十分低廉,而且大學數目超過160所,提供的科系很多元,包括許多新興流行的課程等,對大馬學生有相當大誘因。

實現“台灣夢”的大馬留台生、現任台北大學中文系副教授陳大為回憶1988年來台留學那段日子仍點滴在心頭。中學時在來自台灣的華校老師薰陶下,台灣在陳大為的文化想像中已經是中國文化最純正、濃厚的地區,當時大馬人民仍不能自由前往中國大陸,且台灣學費便宜,是有志學中文大馬學子的首選地區。

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台灣剛解嚴,各種思潮百花齊放,正是純文學的黃金時期,隨便一本純文學的書就能有好幾刷的銷售成績,對陳大為的文學創作有很大助益。

僑生想要留在台灣,考上研究所是另一條途徑,僑生考研究所須憑實力與台灣本地生一爭長短,“圓夢第一關是研究所”,陳大為表示,這對爭取留在台灣很重要,考上研究所才能持續創作。

大馬、台灣兩地創作氛圍差異很大。陳大為表示,台灣有很多文學獎項,是嶄露頭角的重要管道,且出版市場發達,猶如置身文化高原,對創作很有幫助,比起到新加坡或回大馬發展的學長、學弟,他們的創作明顯怠惰,進步速度較慢,“在台灣可以提昇競爭力與競爭意識”。

台灣學風自由、政治民主、社會開放,對陳大為的人格思想形成有很大幫助,他說,在大馬,很多事情不會去想,但在台灣會激發更多的思考。例如在大馬,面對一個貪腐又穩定的政權,以前不會有人想去推翻它,民主思想這幾年才萌芽;創作方面,馬來西亞主流是寫實主義,創作有很多禁忌,如族群問題不能碰,台灣則百無禁忌,隨你發揮。

首創單晶片隨身碟而改變資訊科技發展進程的群聯電子董事長潘健成表示,當年他同時考取北京清華大學,但當時考慮到北京爆發六四事件才隔沒幾年,社會氣氛還很緊張,所以才選擇來台就讀,當時他還評估過,台灣學費低廉,在全世界教育體系名列前茅,更重要的是政府允許打工,英、美和新加坡都不行。家境並不寬裕的潘健成來台第3天就在就讀的新竹交通大學圖書館和福利社打工,賺取生活費。如今潘健成不僅在台創業成功,還娶了一名台灣太太,育有三子。

家在吉隆坡的吳子文來台灣已經8年,讀中學時就憧憬將來要做時事評論作家,大馬不如台灣民主,他希望將來透過文字促進大馬改革開放,他久聞台灣的言論自由,所以選擇來台就讀,他認為台灣媒體很開放,可以有很多學習的機會。他認識很多僑生都在打工,他則是由家裡供應生活費,但台灣政府提供很多獎學金,辦很多活動,包括補助大馬同學會與相關聯誼活動,讓他滿懷感激。吳子文表示,若有機會,他當然想留在台灣發展,想多學些技能,例如台灣雜誌百家爭鳴,比大馬進步,他希望多學點東西,將來帶回大馬。

敲開大馬學生留台之門的是甫完成肺腺癌手術的現任副總統蕭萬長。60年代中期,蕭萬長出任駐吉隆坡副領事,當時馬共猖獗,對馬來西亞治安造成重大威脅。他發現由於大馬政策對華人不公平,很多華人子弟在中學畢業以後即無法升學,成為馬共吸收對象,當時馬共99%是華人。

蕭萬長和當時的台灣駐吉隆坡領事張仲仁,於是和大馬政府磋商,他提出面對馬共問題,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替華校畢業生找出路,政府不必花任何錢,只要准許他們到台灣讀書、進大學,所有問題即迎刃而解。大馬政府對他的建議相當支持,內閣同意讓大馬高中生到台灣讀大學。當時台灣的學費很低,物價不高,這個政策在1967年定案後,大馬華校畢業生開始比較大規模到台灣留學。

除僑生外,台灣教育部近年積極推動“5年500億(台幣,約馬幣53億令吉)”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劃,審查標準有一項是看此校招收外籍生的比例,比例越高,得到的補助機會越大,很多大學想搶食這塊大餅,採取高額獎學金向歐美大學生招手,但過程並不順利,於是回過頭來招攬東南亞地區的學生,由於獎學金豐厚,吸引不少華裔子弟以外籍生名義申請來台就學。

事實上,對大馬學生而言,“外籍生”比“僑生”更來得名副其實,部份大馬僑生也對“僑生”之名不以為然。任弘指出,在時代趨勢下,僑委會現在僑教宗旨是以文化認同取代祖國認同,摒棄政治性、意識形態,淡化種族、民族,強調文化。

進入全球化時代,在“平”的世界中,人才的流動是一大特色。數十年來一批批到台灣留學的大馬華裔學生,憑著他們的多元文化背景,畢業後也馳騁全球各地的職場,不僅成為大馬及台灣人才,也成為世界的人才。(亞洲週刊授權刊登)

茗鍵篇

雖然明天期末考就開始了
但我一科都還沒讀 我始終相信奇跡的出現
如果給我選擇命運和機會 我兩者都不要
我相信的是未來 我不是期待未來

而是我要成為未來
而是我要成為未來
而是我要成為未來

9 评论:

禾松 said...

向潘學長致敬!~!
他的英文可真是非常的馬來西亞

Unknown said...

幹掉潘學長!!!

Unknown said...

果然是抄的比写的好看


祝你欧当,当当当当~

Trip said...

我只看到超级偶像。。。

超偶杀很大!!

禾松 said...

樓上兩位好臺!!!

WEN WEN said...

茗键就是未来!!!

末日近了~~~

Unknown said...

樓上的過獎:P

kimi said...

樓上的超強!





樓上的樓下超屌!

WEN WEN said...
This comment has been removed by the author.